文章詳情
新常態新起點:“鐵腕”打造碧水藍天
日期:2025-07-05 11:38
瀏覽次數:770
摘要:
新常態新起點:“鐵腕”打造碧水藍天: 據中國之聲《新聞和報紙摘要》報道,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,“環境污染是民生之患、民心之痛,要鐵腕治理。”“鐵腕”重拳如何砸向污染源?怎樣讓“APEC藍”鋪滿每寸天空?請看兩會特別報道:《新常態新起點》——“鐵腕”打造碧水藍天
來自各地環保部門的代表委員是記者們“堵截”的重點目標,大家都想知道,他們有什么環境治理的妙招和狠招。國內人大代表、河北省環保廳廳長陳國鷹透露,在治理霧霾方面,河北還有大動作:
陳國鷹:一些磚瓦窯,大家過去可能忽略了,磚瓦窯他燒的往往是劣質煤而且低空排放,所以今年全部要取締掉。燃煤電廠國家鼓勵要實現將近近零排放,河北要先走一步。
對于控制船舶和非道路移動機械的污染排放,上海先行一步。
國內人大代表、上海市環保局局長張全:無論是海運還是內河航運,要用更清潔的油品,然后船舶的??恳鸩街鸩酵茝V用岸基電,不用燒重油的爐子了。
協調經濟發展與環境治理的關系,考驗著各地政府的執政能力。云南代表龔敬政直言,必須做出取舍:
龔敬政:敢于放棄等于選擇!選擇什么?選擇可持續發展、不污染的高附加值、高科技含量這種產業。
環境污染需要鐵腕治理。但是,各地的環境執法卻常常遭遇“執行難”。
國內政協委員姚哈斯:不是我們沒有法律,是執法的力度不夠強,依法監管的力度差了一點。
環保部部長陳吉寧指出,要讓《環保法》成為一個有“鋼牙利齒”的“利器”:
陳吉寧:我們要讓企業懂得守法不是高要求,是底線。要把過去環保執法“過松、過軟”的狀況徹底改變過來,把守法變成新常態,敢于碰硬,形成高壓態勢。
當前,各地都在環境治理、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領域進行有益嘗試。
國內人大代表、江西省省長鹿心社:按照源頭嚴防、過程嚴管、后果嚴懲的思路,先后制定了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技術指南,出臺了國內生態保護建設規劃,并且開展了一系列的改革試點。
國內人大代表,天津市環保局原總工程師包景嶺提出對廢棄礦坑再利用,代替開山炸石:
包景嶺:開山炸石它的危害比北京所有的汽車加起來危害都大。我們把現有的開山炸石破壞的斷面恢復起來,然后我們又把這些廢的尾礦利用起來,一舉兩得可以產生一個良性的循環。
能源生產和消費**,給我國節能環保市場帶來巨大發展機遇。
國內政協委員、中國廣核集團董事長賀禹:從今年開始,我們每年要有10臺百萬千瓦級的核電機組開工,我們希望在環境保護方面繼續發揮核電的優勢,創造更大的價值。
打好節能減排和環境治理攻堅戰,關系經濟增長質量的提高,關系我們和子孫后代的幸福生活。貴州代表盧云輝指出霧霾治理,要從自我做起,人人有責。
盧云輝:霧霾它只是個表象,它仍然是人的行為引起的。所以今天我們要治理霧霾,如果不解決人的問題,這些問題沒有辦法解決。
國內人大代表鐘南山呼吁,鐵腕治污,貴在堅持:
鐘南山:假如說,我們中國從上到下痛下決心,我看十年呀,我不敢說很干凈,但是會有一個明顯的效果,就有一個顯著的改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