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詳情
關注:保護水資源*佳辦法是讓領導飲用?
日期:2025-07-07 08:01
瀏覽次數:858
摘要:
關注:保護水資源*佳辦法是讓領導飲用?位于廣州西部的巴江河、流溪河等河涌,曾是廣州主城區的飲用水源頭,但由于受到污染,主城區早已放棄這些水源,遠赴西江取水。不過,白云北部地區、花都幾十萬居民,仍繼續在西部水源地取水。然而,記者數次到西部水源地采訪,發現夾雜著濃烈化學品氣味的紅河直排水廠取水口附近;規模巨大的成片規模養殖場遍布水源地。企業污染存在多年,村民投訴過,電視臺來曝光過,問題卻一直沒有解決。
水污染,大概已成為一件令人麻木的事情了。盡管“水是生命之源”,但許多人肆無忌憚地傷害著生命,得不到應有的懲罰;盡管水源地也算是母親河,但許多人作踐著“母親”,沒有一點愧疚感。更令人痛心的是,發展經濟不擇手段,竟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默認。如報道所示,廣東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在解釋為何取締污染難的提問時,這樣說道:環保部門根本沒有權力去關停這些企業,關停污染企業只能是上級環保部門找地方的政府一把手約談。
的確,一味地批判環保部門失職瀆職,有可能批錯對象。舉兩個典型事例,足以說明問題:一是,江蘇省儀征市環保局黨組書記侯宜中自2006年起,向上級舉報企業污染,奔走呼吁多年,直到去職仍未放棄。二是,安徽固鎮縣環保局6名干部因為依法對污染企業執法,而被縣政府免職,領導稱環保執法不利于招商引資。
在許多地方官員看來,政績遠比“生命之源”和“母親河”重要,比老百姓的生命健康重要。于是,老百姓舉報污染企業而得不到理睬,也就不足為奇了。
環保部門對污染企業執法難,老百姓舉報也無濟于事,難道只能聽任水源地一個個成為企業排污的天然通道?也許,只能從中央層面發力,將治污與政績掛起鉤來才行。前兩年,關于治污對策的討論,“領導要敢于下水游泳”一度成為官方和民間熱議的話題。如今看來,下水游泳還不能完全解決問題,尤其是不能解決水源的保護問題。我想,如果領導和群眾一樣,共飲一江水,水源地的保護難題,必將迅速解決。
文章來源:水世界